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三件事父母尽量少做

随着社会环境的种种变化,竞争、内卷已经早早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很多孩子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

沉迷网络游戏、厌学;

人际交往中屡屡碰壁;

自卑、消沉、经常陷入焦虑的状态;

脾气不稳定且有攻击性行为;

独立性差,过度依赖父母

……

曾有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并且儿童心理问题门诊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不得不承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急需关注的问题。

很多父母对此十分不理解: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为什么心理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究竟是哪一步做错了?

其实,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物质生活往往不是主要的因素,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被爱、自信和勇气所填满,有没有锻炼出一定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如果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内心不曾有过这些力量,很容易产生孤独和绝望之感。

拥有阳光的心理状态,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谕,以下这三件事父母要尽量少做。

01

不要让学习成绩

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 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

而在很多家庭,学习成绩变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也成了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在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钟华是一名高三的女高中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比如钟华考了第三名,大人不会给出表扬,反而问:“那第一是谁啊?第二是谁啊?”

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名,大人还是会追问:“那全级第一是谁啊?你排第几?”

钟华坦言:“‘你可以考得更好’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就好像是我是一头驴,我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我在拼命为了这件事奔跑。”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学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父母的赞赏或回应。

考得好,皆大欢喜,考不好,家里只剩下唉声叹气。

有一位初中生问妈妈:“我做什么可以让你高兴?”

妈妈讲:“你把学习搞好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孩子看来:“学不好,爸妈就不高兴,唯有学得好他们才会重视我。”

我一直认为“你只用管好学习”是一句非常残忍的话。它在提醒孩子:

你除了能在学习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别无他路。

很多孩子把学习当成家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任务,没有目标感,他们也无法从生活其他事情中获得价值感,渐渐地,不能好好地与身边人相处、不懂如何与世界相处。

在学习方面频繁受挫,孩子会陷入自我否定中。很多孩子常常会产生一种对自己存在意义的焦虑,觉得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对自我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这些消极的意识,一旦占据了孩子的内心,往往会伴随着他整个学习生涯。

学习确实很重要,然而很多家长过度强调学习的意义,而忘记了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学习之路上,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越多,孩子才不会变得“空心”。

心理阳光的孩子,背后也会有个阳光的家庭,他们懂得:“家是一个永远可以包容、接纳我的地方。”

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学习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家人永远可以接住自己。

对自己永远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才会是富足的。

02

不总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

控制孩子

亲子关系容易掉入“控制”的陷阱”,这种控制让孩子感到痛苦。

控制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无孔不入地监控。

一位14岁的少年,因为不满父母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一怒之下跑去报警。

警*来到家里,爸爸不慌不忙地说: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能监控你?

这种所谓的关心,挤占了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孩子有强烈的压迫感和窒息感。

虽然痛苦,他们却无力反抗。

父母的控制行为,偶尔也会以“情感勒索”的形式出现。

如果孩子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会面临一些指责、威胁,迫使孩子让步,比如:

他们会把“这不是为了你好吗?”挂在嘴边;

他们会给孩子的不配合的行为贴上自私、不孝顺的标签;

他们经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引发孩子的内疚和罪恶感……

控制一个孩子,父母常使用的理由就是“我是你的父母,我是绝dui的权威,你必须听我话,我对你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

然而,越是想方设法地控制孩子,后面也越容易失去孩子。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有独立的意识,如果父母万事插手,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升学成家,对孩子来说,反而变成一副枷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父母控制的手越长,孩子的焦虑与压力也成倍增长,对家长的反抗心理和疏离感也越强烈。

没有孩子喜欢总是被选择、被决定。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里提出:

家长无处不在的控制,导致孩子产生慢性压力。随着压力的积累,逐渐削弱孩子应对和化解压力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少不了界限感。

幸福的孩子,也少不了来自父母的放手和尊重。

唯有放手,孩子才能在不断地尝试和经历中,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03

不以“爱”的名义

剥夺孩子提高心理韧性机会

作为大人,我们常常不理解孩子所背负的痛苦:“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呢?”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痛苦和压力都是相对出现的。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烦恼和焦虑。

为人父母,无法完全替孩子消除这些心理负担,却可以教他如何和压力相处,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

这种心理韧性不是天生习得,而是后天慢慢培养锻炼起来的,就像是升级打怪,从挑战并战胜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逐渐养成强大的内心。

认识一位家长,暑期送孩子参加夏令营,孩子表现得特别好,不仅独立能力很强,还会主动帮老师忙。

有的小孩不习惯新环境,因为想家而闷闷不乐,他还会主动上前安慰,连老师们都夸孩子就像小太阳一样。

很多人问这位家长的养育经验,这位妈妈的答案很简单:“可能因为我比较放心吧,很多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发现了自身的能力,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生活中,很多孩子之所以脆弱、禁不起打击,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有关。

当孩子遇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不肯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心。

这样的孩子,当他独立面对挫折其实是很无助的,没有应变的能力,也没有强大的内心面对失败的痛苦。

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任何风雨。

孩子需要实践与探索来获取自身的自信,这一件件小事里,孩子获得了经验和教训,带给他的是成就感与自信。

不要小看这种训练,它会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食其力的能力,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他会尝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不是逃避或一蹶不振。

《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为人父母的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可以枝繁叶茂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