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让成长不烦恼"

习*书记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调要重视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遵循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规律,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受成长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迫切需要加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构筑体系、建立机制、拓展阵地、普及宣传”的工作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厘清各方责任,加强心理健康干预,完善“家校社医”联动体制,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工作路径
01
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调体系
在未保委现有的架构体系中建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项小组,明确专项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发挥好成员单位之间统筹协调作用,有序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常态和应急管理工作。明确政*部门、机构和家庭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职责,政*部门做好规划、排摸数据、完善预警方案,提供心理科普、门诊治*、危机干预、康复指导等服务;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心理咨询、筛查评估、制定个人档案;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通过宣传活动了解相关知识,采取端正态度正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诊疗,“三管齐下”形成政*主导、专业机构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02
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联动干预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以学校、社区、家庭为阵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排摸,打通多途径筛查渠道,健全宣传预防、筛查评估、转介服务、危机干预等全流程服务机制。以心理健康专项小组为信息处理终端,在保障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下,对需要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未成年人开展“方案共商、协同服务”联动干预机制。加强医教融合,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制度。心理健康专项小组定期协同司法部门召开联席会议,针对突发事件、典型个案等会同协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健全评价转介机制,与学校、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工作平台,通过分级诊疗,评估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对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心理健康风险的未成年人启用绿色通道立即转介精神专科医师处理。建全学校、社区与定点医院线上咨询、线下危机干预处置机制,制定心理援助线上咨询、转诊转介、线下干预、康复训练、复学复课等全流程操作指南和技术规范。
03
拓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阵地
教育、民政、妇联、卫健、社区学校、医院等部门和机构,协同搭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关爱指导和咨询服务。发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专业优势,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扩充青少年精神专科诊疗服务资源,加强青少年心理门诊建设,推动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引入专业优质社会资源,在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设置心理咨询室,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艺术赋能等活动,助力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围绕“医校社”强化专业医师队伍、心理教师队伍、社区儿童主任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分类制定心理关爱方案,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帮扶服务。
04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宣传
加大媒体平台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在日常工作和特殊时间节点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在社区活动场所如未保站、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开展科普宣传,定期组织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讨论会,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做好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引导他们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更好履行家庭监护职责和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助力未成年人塑造健康心理,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