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 父母远离心理控制

希望孩子样样都好,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于是,不少父母格外关注孩子,尤其注重学业,提出各种要求,比如,细致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内容、督促其快速完成作业,确定孩子的才艺培训项目及训练计划……尽管孩子做得很好却很少得到爸爸妈妈的当面肯定、夸奖和鼓励,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目标,还会受到批评、责备。这样的父母大多内心对孩子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会导致孩子难以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提升,自尊心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极为不利。
父母控制对孩子心理'负'面影响大
父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对其言行有约束、有管理,这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有些父母过度干扰孩子的心理,这就是心理控制了。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说:“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有两种形式,即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心理控制指父母采用控制性、操纵性的方式入侵孩子的内心世界,抑制孩子的心理自主,迫使孩子顺从父母的要求。”它是一种消极的、压力式的、侵入式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内部冲突和各种各样的情绪,损害孩子的自主感和能力感,从而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使孩子产生不良反应。
边玉芳进一步解释,心理控制有三种方式:爱的收回、引发内疚和权威专断。其中,爱的收回是指父母用爱和情感胁迫孩子,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收回对他的爱、关心和照顾,比如,“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引发内疚是指父母通过指出孩子的表现令父母担心、丢脸、失望、伤心,引发孩子的内疚感,迫使孩子顺从父母的要求,比如,“你真太让我们失望了。”权威专断指父母通过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比如,“我说不行就不行。”“我都是为了你好,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控制,是通过操控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本质上是对孩子个体独立性认知不足,源于父母内心的焦虑。
表面看来,上述三种做法能立竿见影,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教育效果”,但是,'负'面影响却是长久的。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宏杰看来,一些家长只看到未来,看不到当下,催生了他们过度的控制欲。她表示:“父母过度的心理控制,会导致孩子三种表现:一是自控力极差,有没有父母管教天差地别,比如,一旦父母不监督写作业,孩子一个字都不写。二是过度焦虑,尤其在考试前,孩子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有些孩子甚至焦虑到不想上学的程度。三是逆反心理严重,处处和父母作对。”
心理控制还会让孩子因害怕失去父母之爱和内疚不敢大胆做自己,也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导致孩子缺乏创造力,表里不一,缺少自主意识,没有自信,难以独立。一项研究还发现,父母早期对孩子的心理控制,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恋爱关系,甚至能影响其成年后的婚姻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行为控制是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非侵入式的教育方式,是有利于约束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教养方式。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度增加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减少心理控制。
边玉芳表示,父母可通过询问监督、设立规则等方式管理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边界和底线,实现行为控制。对孩子进行行为控制时应对事不对人,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忘了带画具到学校,下次晚上睡觉前好好自己检查一遍。”而不要说:“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
设立边界,恰当限制孩子的行为
对孩子进行行为控制的有效方法是设立行为边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周围世界的规则,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比如,“在超市、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情。”“每天玩游戏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晚上10点之前要上床睡觉。”“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做事前要考虑身边人的感受。”
外部规则要少而精,避免纷繁杂乱、过度严苛,否则孩子难以记住、顾此失彼或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而那些不清晰的规则,则有可能使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产生挫败感。父母整理一个清单,上面写清具体要求,带有关键字以突出重点,张贴在家里的公共区域。随着孩子逐渐掌握清单上的良好行为,父母可以再引入一些新的问题行为让孩子改进。
孩子需要时间来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应不厌其烦、明确地一遍遍重复,找到孩子不遵从约束的原因,给孩子足够时间去接受、去遵守。父母控制孩子的行为时态度要和善,并坚定地执行。如果你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很粗暴、严厉,会引起孩子的恐惧、羞耻感和抗拒,他们或因害怕被惩罚而就范,但因为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做,很难持之以恒。而如果父母友好地引导,他们会觉得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了支持,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做。
田宏杰认为,在行为控制上,理想的状态是从父母的管教过渡到孩子自我管理。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法,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没有一定的行为控制,那么,孩子极有可能就成为一个我行我素的人。田宏杰表示:“父母管教孩子的目的是日后不管,为了孩子长大后能够独立,自己管自己。”因此,适当的行为控制应该帮助孩子不断超越舒适区,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父母对孩子提要求,不能自说自话。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其规则意识。孩子上学后,边玉芳提醒:“父母要耐心倾听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关注其心理需求,与之商讨,让孩子参与制订自己的行为规则,达成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避免专断。”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执行父母的行为控制,也容易建立起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并能逐渐将外部规则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规则。边玉芳说:“约束孩子的行为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养成被社会接受的习惯和恰当的行为。同时,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关注孩子的反馈,科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