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词条中的安慰剂效应

      “黄桃罐头”走红网络这一奇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安慰剂效应”,即人们经常说的【心理暗示】 “安慰剂效应”源于《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一个经典案例: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疗愈,但却“预料”或“相信”疗愈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这类人虽然获得了无效的疗愈,但是却预料或者相信有效,以让病患症状得以缓解的一种现象,安慰剂效应又称为假药效应或者被期望效应,通过引导需要安慰人的主观意识,从而达到被安慰的效果。

      安慰剂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在我们生病过程中很常见,比如某个病人被误诊为不治之症,就会一直陷入不安中,反而更加夸大自己的病情让自己越来越焦虑,但是如果碰到有耐心的医生给予自己肯定的回应:“没事,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快就会好起来”突然就感觉自己的病好了一大半了,有如灵丹妙药一般,这真的不是吹牛。

      很早之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个病人看到自己的窗前有一棵大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本来这个病人都已经是绝症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可是他每天都在看着这棵树,看着它长出新芽,看着它枝繁叶茂。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医生发现这个病人居然奇迹般的有了好转,这或许就是安慰剂效应起了作用吧,他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就好比自己也重获新生了一样,不要怀疑,安慰剂效应,很多时候确实比药还管用。